更多内容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"承德历史(红色)文化研究会"和"弘扬塞罕坝精神"

塞罕坝精神

承德红色文化研究会
联系人:尚老师
手机:13903140406
电话:2160559
联系人:尹老师
手机:18631496888
官方抖音:shangyongli2

当前位置:塞罕坝精神_塞罕坝红色文化_塞罕坝红色教育_塞罕坝红色教育培训-承德历史(红色)文化研究会 >> 塞罕坝精神 >> 感人事迹 >> 浏览文章


塞罕坝创业人物集体故事--六女上坝

日期:2021年11月18日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:
       承德市第二中学1964年应届高中毕业生、共青团员陈彦娴、王晚霞、甄瑞林、史德荣、王桂珍、李如意,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,凭着到艰苦的地方去,报效国家的志愿,主动找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文仕联系,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、建场不足三年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。成为承德市第一批插场知识青年。
       8月,她们打起行装,毅然来到了高寒的塞罕坝。
       19岁、20岁的城市青年和林场职工一样,住简陋的房屋、工棚;吃粗粮甚至是做熟后麦芒闪闪发光的莜麦粒,野菜蘸盐花;喝河水、泡子水,谁也不叫苦。男同志干的活,她们同样干,无人喊脏喊累。每月30元左右的工资,领了十几年,没有报怨。
       身系塞罕坝、心系塞罕坝,远见卓识,她们多数在坝上建立了家庭。
       随着林场事业的发展,她们分别从事了教育、财务、妇女等项工作。
       1983年,仍在林场工作的王晚霞、陈彦娴转为干部。王晚霞多年从事财务工作,于1983年晋升为助理会计师,又于1988年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塞罕坝创业人物集体故事--六女上坝
 
上一篇新闻:致参加塞罕坝精神的学习的学员
下一篇新闻:塞罕坝创业人物集体故事--夫妻望海(火)楼
更多内容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"承德红色文化研究会"和"弘扬塞罕坝精神"

联系人:尚老师   手机:13903140406    电话:2160559
联系人:尹老师   手机:18631496888
官方抖音:shangyongli2
Copyright © 承德历史(红色)文化研究会. All rights reserved